您好,欢迎来访大连汇成心理咨询职业培训学校
汇成动态

资质荣誉

>>更多

优秀学员展示

>>更多
大连汇成心理咨询职业培训学校
地址:大连市中山区友好路101号曼哈
    顿大厦2座1202、1203(新华书
    店西侧50米)
报名咨询电话:0411-39768811
报名移动电话:18940902714

学校动态

心理解析三国人物,看曹孟德是怎样的心理?

发布时间:2016-08-04 发布来源:30期学员 发布人:李克新 点击量:64

三国心说

          30期学员 李克新
     

 

      话说东汉末年,朝纲混乱。内有董卓巨奸权倾朝野,专横跋扈;外有黄巾军起义,撼动社稷。汉室旧臣决定铲除董卓,匡扶汉室。曹操自告奋勇行刺董卓,结果行刺失败,被董卓通缉。    

      曹操被通缉后,直奔故乡谯郡而去。途中被县令陈宫所擒获,曹操依靠刺董所带来的声望和个人魅力化险为夷,并收服陈宫。曹操陈宫一路急行,行至成皋,天色已晚。曹操知道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正在成皋居住,就带着陈宫到吕家投宿。

       吕伯奢见到曹操平安无事,非常开心,决定开怀畅饮,好好酬谢陈宫一番。但正好家中没有好酒,吕伯奢就让曹操陈宫在家歇息,他去买酒,然后骑着驴出门而去。

 

     伯奢出门去买酒后,曹操与陈宫枯坐良久,忽然听到了庄后有磨刀之声。这个声音顿时让曹操警觉起来。他以为,吕伯奢一定是故意稳住自己和陈宫,托言买酒,去官府告发去了。因为买酒这件小事完全可以派下人前去,何须亲自前往?曹操当即对陈宫说:“吕伯奢不是我的至亲,他的行动很可疑,我们赶快到后院去窃听一下。”

      在后院只听到有人在说:“赶快绑上杀了吧。”曹操一激灵,内心的假设就在这一瞬间就得到了验证,他当即招呼陈宫,拔剑闯入后院,不由分说,将吕家八人全部杀掉。两人一路搜寻,搜到厨房,却发现绑着一口猪。原来吕家之人是要杀猪款待,哪里是要杀曹陈二人呢?曹操陈宫顿时面面相觑傻了眼。

    陈宫的第一句话就是:“孟德多心,误杀好人!”但现在情势紧急,曹操顾不上考虑   其他,立即和陈宫上马走人。两人骑行不到二里,迎面正好遇到吕伯奢骑驴而来,驴鞍前挂着两瓶好酒,手中捧着水果糕点。吕伯奢见曹操陈宫二人要走,急忙挽留,曹操却趁吕伯奢不备将其斩杀。陈宫责问为何杀吕,曹操说了那句千古名言,         ——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”

 


心理解析

一、曹操被通缉逃向故乡谯郡。

    谯郡是曹操的故乡,故乡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,它隐含的意义就是家在那里,所谓归乡其实就是归家,寻找亲人。当然,衣锦还乡是出于炫耀,而落魄归乡,主要是寻求一种安全感和归宿感。是啊,在最失意的时候,除了家,还有别的什么地方能够带给你心灵的抚慰呢?所以,尽管逃归故乡充满了风险,但曹操还是热切地奔向了它。

二、吕伯奢亲自买酒酬谢陈宫。

    本来这个差使完全可以派一个小厮去做。但吕伯奢其实是将曹操当作儿子来看待的,所以才会对陈宫感恩不尽。他深感于陈宫的巨大恩惠,决定亲自去买好酒来回馈陈宫。

    这里提到一个互惠原理。互惠是人类长期进化形成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行为范式。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;血火之仇,必以牙还牙。只有你用某种形式回报了人家的恩惠,你的内心才会觉得踏实。

    而互惠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恩将仇报,恩将仇报当然会引发疯狂的报复。这也是互惠硬币的另一面。“恩将仇报”无论在哪一种社会文化背景下都是伤害力最大的社会交往方式。    

三、曹操误杀伯奢家人。

   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,做贼心虚仓皇出逃。做贼之后为什么会心虚?这是“透明度错觉”在作怪!所谓“透明度错觉”,就是指我们最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绪,因为我们的内心对自己是透明的。但始终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,却会以为他人也会像我们一样洞察我们的内心,而事实上,他人和我们的内心之间相隔甚远,根本不了解我们。在透明度错觉的驱使下,我们就有可能在言行举止上泄露出我们以为他人必然知道(其实却丝毫不知的)的信息。而正是这些信息,才导致了“东窗事发”。

    曹操在连续侥幸逃脱后,身心憔悴,心理能量已经消耗殆尽。在这个时候,更容易发生对外部事物认知上的错觉相关。 所谓错觉相关,就是将实际上没有关联或只有弱关联的两件事情联系起来,甚至认为这两件事情之间具有很直接的因果关系。

四、陈宫埋怨曹操。

    在判定责任时,人们最容易受到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。这种偏见也称为自我保护偏见。也就是说,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我内在的因素,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的情境影响或他人的作为。

    在这一起误杀事件上,曹操确实起到了主导作用。但陈宫也是重要的参与人,所杀八人也有死于他的剑下的。而且,如果陈宫足够清醒,适时提醒一下曹操不要冲动,也许惨剧就不会酿成。陈宫之所以没能做到这一点,是因为对曹操权威的崇拜。但不管怎么说,陈宫在这一事件上是要负一定责任的。而陈宫的这句话等于是在说:“曹操,一切都是你的错,和我没关系。”同样,如果反过来从曹操的角度来厘定责任,也许曹操就会埋怨陈宫没有提醒自己。

五、曹操斩杀吕伯奢。

    曹操的这一举动,至少揭示了两点。第一,曹操的决断力极强,能够在极短的瞬间内判断情势,并作出最快的反应。事物都具有双重性,刀能杀人,也能救人。这个特性用在正当的地方,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特质。比如他刺董不成,立即出逃。而用在不好的地方,就显得极为残忍。就像眼前的这一幕惨剧。第二,曹操确实是一个自私的人,考虑问题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。刺董之前,他在王允面前信誓旦旦,豪气干云,但一旦到了生死关头,他首先考虑的还是个人的安危。这一次还是如此,他担心吕伯奢会对自己报复,就先下手为强杀了他,全然不顾自己此前已经犯了严重的错误。

六、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。

    曹操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?难道这真是一个厚颜无耻到了极点卑劣人渣吗?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典型的,近乎本能的“自我辩护”现象。这种现象会发生在几乎每一个犯了错误的人身上。

    当人们对某种信念或自己的行为确信不疑的时候,任何与之相反的东西都会被视为错误。人们总是会找到很多理由、甚至是很荒谬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。只有这样,才有可能消除内心的认知不协调。陈宫因为误杀无辜而深感内心的认知不协调。同样,曹操也有这种感觉,而且其强烈程度远胜于陈宫。毕竟,陈宫只是外人,而曹家与吕伯奢交情深厚。在这短短的一瞬间,曹操无法排遣内心巨大的认知失调,就只能用“拒不认错”来强行为自己辩护,以求为自己寻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来平息内心的挣扎与煎熬。面对如此惨重的错误,除了“宁使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!”这句话,还有什么更“好”的理由能够遮挡住认知不协调带来的狂风暴雨的肆虐冲击呢?


心有所悟

一、曹操被通缉逃向故乡谯郡。——安全感,感知

二、吕伯奢亲自买酒酬谢陈宫。——社会行为,社会习惯

三、曹操误杀伯奢家人。——自我,错觉

四、陈宫埋怨曹操。——自我保护,态度转变

五、曹操斩杀吕伯奢。——性格,两面性

六、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.——认知失调,认知平衡

 

课程超市  |   汇成动态   |   名师讲堂   |   学员风采   |   成绩查询   |   荣誉资质   |   继续教育   |   常见咨询   |   关于汇成   |   联系我们   |   在线留言
微信
微博
Copyright © 2012-2020   www.51huicheng.com  All  Right   Reserved     大连汇成心理咨询培训学校-版权所有     辽ICP06002227号-1
联系电话:0411-39768816 0411-39768819       传真:0411-39768866     邮箱:huicheng7899@163.com